252
浏览小楼外,几点灯光如萤如豆,夜阑人静,寂寂无声,初秋的夜色似乎着意于厚积而忽发,悄无声息地便弥散开来,不一会,四下里已经灰蒙蒙的一片了,如烟,如雾,如亭,如盖,轻渺渺的,像一帘秋梦,了无痕迹。一阵秋风起时,树影婆娑,户外却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时下正是落花秋雨的季节,不经意间,窗外已经是夜雨潺潺了。掩书起坐,披衣凭栏,到窗下听雨,满目迷濛的烟雨,洒洒轻扬,穿帘而入,扑面的清香和凉意沁人心脾。先前伏案漫笔,心如止水一般恬雅的意境,业已疏疏淡淡缥缥缈缈。耳闻得点点滴滴的雨水,打在芭蕉叶上沙沙作响,恍如一个抚琴的少女低抬皓腕信指拔弦,潮卷沧浪;又好似一位志节高雅的诗人击节而歌,金声玉振。
有人心仰对月长吟,临风落泪的苍凉;有人倾慕万里长空,天高云淡的壮美;有人喜好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缠绵,而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三两棵,于长夜之中,细听风雨,又是另一种洒脱不俗的情怀。在风声、雨声、灯光和夜色动静相宜的境界中,远离人世间种种琐事的纷扰,让疲惫的心灵尽情地释放,自由地飞翔。
览江山,听风雨,这是多少古往先贤的快事。在茫茫秋夜,面对风雨江山,低吟前人的遗句,一腔心事难收,不自禁想起了乌衣巷口,想起了枫桥夜泊,想起了霜叶红于二月花……..
云烟消散时,风雨渐歇,忽然记起一位宋人曾经写过一首《听雨》的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上,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词人抚昔感伤的心境,在数百年后的今天,后学者无从妄言,而其中关于人生的哲理却如同风雨一般依稀感人。花开还有花落,月圆还有月缺,正如人生中的美好与失落,总是此消彼长,无法分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其实在雨夜,一盏灯,一杯茶,倾听一窗风雨,品味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人生,当心灵回归于自然的风物,虚怀若谷时,对生活中的得与失,也就不会太过苛求,舒颜一笑,坦然面对风雨的人生。
本站原创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