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浏览电影以主人公芬奇取名,我很纳闷为什么不是以机器人杰夫为名,或许到了末日也想强调人才是世间主宰。
其实人很脆弱。时日无多的芬奇打造了一个机器人,希望在自己病死后,他的爱狗能够得到照顾。太阳耀斑爆发后,臭氧层洞穿消逸,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地球生物无法存活,因饥饿而疯狂的人类,为争夺食物互相屠戮。即便是人,在末世中生存也殊为不易,何况是一只狗。
机器人杰夫诞生之日,芬奇赖以存身的基地也将毁于风暴,他不得不带上机器人与狗踏上末日危途。杰夫像个充满探索欲的孩子,纯真、不懂人心险恶。芬奇与杰夫宛如一对父子,杰夫是机器,却努力想成为人,它模仿芬奇的举动,照着芬奇的样子驾车,冒进地外出寻找食物,为了使自己更像人类,别扭地为自己穿上外套。它有自己的想法,急于去承担责任。它向芬奇说自己做了个梦,片尾它将人、机器、狗画在明信片中挂在金门大桥上,机器人杰夫完全具备人类思维与情感了。
影片讲述人与机器的故事,但始终在剖析人性。片中两个故事,一个是芬奇对杰夫说起超市内母女的故事,这也是交待小狗goodyear的由来。芬奇忏悔自己的懦弱,同时警示杰夫在这末日不可妄信人类。事实上在影片中除了人与机器的对话,再无人类之间的对话,甚至在芬奇的逃难途中,从无其他人类的面目出现,他选择日行夜隐躲避人类。可见人类之间的信任已经土崩瓦解,在末日里,人反而是最可怕的。另一个故事,是芬奇珍藏父亲寄来的明信片,讲述他与父亲的故事,父亲约他到旧金山见面,但并没有践约。这是濒死的他心系之事,或许这是他要去旧金山的原因。一直无甚交集的父子情感生疏,芬奇此行只是完成一个自我解读的心愿,或者说是对亲情的渴望。
漫漫黄沙,龙卷风,斑驳的建筑,荒芜的苍野,一人,一狗,一机器,影片不咸不淡地铺开末日旅程,对于观众而言,这并不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他(它)们的遭遇直叩人心。虽然影片以突然出现的蝴蝶暗示人类的生机,但芬奇死了,机器人杰夫与小狗goodyear还需要踏上新的旅程,纯真的它们又如何在末日危途中幸存?说实话,这点我很怀疑。
本站原创文字,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