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平均数秒杀专题

2022-03-27 21:04 253 浏览

1、 关于三个量构成调和平均数,很多同学把这个知识点看的很复杂,其实本质就是一个等差数列。

2、什么情况下能使用调和平均数?


数学表达式C=A×B,C不变,A等差,B调和。即2个数相乘,积不变,其中一个因数等差,另外一个因数调和。


关键:找出等差的三个量,比如DEF呈等差数列,有2E=D+F、D=2E-F,F=2E-D,表示成这种形式,再计算即可。


3、常见的调和平均数:10、12、15、20、30、60(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也一样),可以记一下常用的调和数列,非常常用。



例1:某种溶液的浓度为20%,加入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5%,如果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则溶液浓度变为:   【江苏B2012】

A. 13%    B. 12.5%   C. 12%   D. 10%


析:

解法一:溶质(积一定)=浓度×溶液,溶液呈等差,假设溶质为1,都省去百分号,根据第一次加水后的溶液质量×2=(初始溶液质量)+(第二次加水后的溶液质量),可得2/15=(1/20)+(1/x),x=1/[(2/15)-(1/20)]=12,选C

解法二:特值溶液为300克,则初始溶质为60克,加水后溶质不变、溶液=60/15%=400克,所以加水400-300=100克,再加水100克,溶液变为500克,浓度=60/500=12%,选C

解法三:12、15、20为调和数列,选C



例2:一个容器内有若干克盐水。往容器内加入一些水,溶液的浓度变为3%,再加入同样多的水,溶液的浓度为x%,问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为1.5%,则x的值为?

A、2%     B、1.8%    C、1.6%     D、1.2%

析:溶质(积一定)=浓度×溶液,溶液呈等差,假设溶质为1,可得2/x=(1/3)+(1/1.5),x=2/[(1/3)+(1/1.5)]=2,选A



4、利用调和平均数的五类常见题型:


①等距离求平均速度  


例1:一个人骑自行车过桥,上桥的速度为每小时12公里,下桥的速度为每小时24公里。上下桥所经过的路程相等,中间没有停顿。问此人过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天津2007】

A.14公里/小时    B.16公里/小时    C.18公里/小时   D.20公里/小时  

析:路程(积一定)=速度×时间,假设全程是1,上桥时间t1、平均时间(t1+t2)/2 、下桥时间t2三个量呈等差,2/x=(1/12)+(1/24),x=2/[(1/12)+(1/24)]=2/(3/24)=16,选B

还可以理解为:假设全程是1,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2/[(1/12)+(1/24)]=2/(3/24)=16。


②等间隔路程求发车时间 


例2:某人沿电车线路匀速行走,每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上,每4分钟有一辆电车迎面开来。假设两个起点站的发车间隔是相同的,求这个发车间隔? 【黑龙江2010】

A.2分钟   B.4分钟   C.6分钟    D.8分钟

析:

解法一:两车间的路程(一定)=速度×时间,从后面追上属于追击问题,速度差(V车-V人);从正面相遇属于相遇问题,速度和(V车+V人);三个量(V车-V人)、V车、(V车+V人)呈等差,假设相邻两车间距为1,则(1/12)+(1/4)对应2V车,2/[(1/12)+(1/4)]=6,选C

解法二: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呈反比,速度差:速度和=4:12=1:3,车速2份,路程=1×12=12份,发车间隔=12/2=6,选C



③等费用求平均价格  


例3:商店购进甲、乙两种不同的糖所用的钱数相等,已知甲种糖每千克6元,乙种糖每千克4元。如果把这两种糖混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   【北京2005】

A、3.5   B、4.2  C、4.8  D、5 

析:总价(积一定)=单价×数量,甲的数量a、平均数量(a+b)/2、乙的数量b三者呈等差,2/[(1/6)+(1/4)]=4.8,选C

还可以理解为:假设两种糖都买了1元钱的,平均成本=总钱数/总千克数=2/ [(1/6)+(1/4)]=4.8。


④等溶质稀释求浓度  


例4: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  【国家2009】

A.14%  B.17%   C.16%   D.15%

析:溶质(不变)=溶液×浓度,溶质质量不变,第一次蒸发后溶液质量m1、第二次蒸发后溶液质量m1-x、第三次蒸发后溶液质量m1-2x三者呈等差,假设溶质为1,1/[(2/12)-(1/10)]=15,选D


 

⑤静水行船问题


例5:一艘游轮从甲港口顺水航行至乙港口需7小时,从乙港口逆水航行至甲港口需9小时。问如果在静水条件下,游轮从甲港口航行至乙港口需多少小时?    【浙江2011】

A、7.75小时     B、7.875小时      C、8小时      D、8.25小时

析:路程(积一定)=速度×时间,顺水速度、静水速度、逆水速度呈等差,假设路程为1,则(1/7)+(1/9)对应2V静,2/[(1/7)+(1/9)]=7.875,选B



【类似的漂流问题】


例6:一艘游轮从甲港口顺水航行至乙港口需7小时,从乙港口逆水航行至甲港口需9小时。问如果满足漂流条件,一个瓶子从甲港口漂流行至乙港口需多少小时?

A、7.75小时     B、7.875小时     C、63小时    D、126小时

析:跟调和平均数类似,假设路程为1,则(1/7)-(1/9)对应2V水,假设漂流时间=2/[(1/7)-(1/9)]=63小时,选C



巩固练习:


例7:某市气象局观测发现,今年第一、二季度本市降水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和9%,而两个季度降水量的绝对增量刚好相同。那么今年上半年该市降水量同比增长多少?  【国家2012】

A、9.5%     B、10%     C、9.9%    D、10.5% 

析:跟等费用求平均价格类似;增长量(积一定)=去年对应季度降水量(基期)×增长率,今年第一季度降水量x1、今年上半年平均降水量(x1+x2)/2、今年第二季度降水量x2呈等差,2/[(1/11)+(1/9)]=9.9,选C

还可以理解为:假设降水增量为1,2/[(1/11)+(1/9)]=9.9。


例8:一支600米长的队伍行军,队尾的通讯员要与最前面的连长联系,他用3分钟跑步追上了连长,又在队伍休息的时间以同样的速度跑回了队尾,用了2分24秒,如队伍和通讯员均匀速前进,则通讯员在行军时从最前面跑步回到队尾需要多长时间?  【安徽2012】

A.48秒    B.1分钟   C.1分48秒   D.2分钟 

析:队伍总长度(积一定)=速度×时间,追击速度(V通-V队)、V通、相遇速度V通+V队)三者呈等差,1/[(2/2.4)-(1/3)]=2,选D

 

例9: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进行,下午1点到乙地;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点到乙地。如果希望中午12点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    【北京2009社招】

A. 11千米/小时    B. 12千米/小时    C. 12.5千米/小时    D. 13.5千米/小时 

析:路程(积一定)=速度×时间,总路程不变,设出发时间为上午t点,把下午1点看做13点,则下午一点到所需时间(13-t)、12点到所需时间(12-t)、11点到所需时间(11-t)三者呈等差,2/[(1/10)+(1/15)]=12,选B


例10:某人以一定的速度沿着向上移动的自动扶梯从顶部朝底下用了7分30秒,而他沿着自动扶梯从底部向上走到顶部只用了1分30秒,如果此人不走,那么乘自动扶梯多久从底部到顶部?

A、2.5     B、3     C、3.25   D、3.75

析:类似于漂流问题,2/[(1/1.5)-(1/7.5)]=3.75,选D


例11:某人以一定的速度沿着向上移动的自动扶梯从顶部朝底下用了7分30秒,而他沿着自动扶梯从底部向上走到顶部只用了1分30秒,如果停电了,那么此人多久从底部步行到顶部?

A、2.5     B、3     C、3.25   D、3.75

析:2/[(1/1.5)+(1/7.5)]=2.5,选A



调和平均数在行程问题里,拓展以后有非常多的应用,尤其是变时运动和变速运动里,“叠加思想”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思想,因为公考数量难度有限,只作适当拓展。


例12:小明步行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30米,则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75米,则提前6分钟;如果小明要准时到校,则速度为多少?

A、60米/分     B、34.5米/分     C、37.5米/分     D、40米/分

析:每分钟30米的走两次、每分钟75米的走一次,相当于共走了3个全程,刚好按时到达,所以平均速度就是准时到校的速度,3/[(2/30)+(1/75)]=37.5,选C



例13:小明步行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45米,则迟到6分钟;如果每分钟走75米,则迟到3分钟;如果小明要准时到校,则速度为多少?

A、60米/分     B、90米/分     C、135米/分     D、225米/分

析:每分钟45米的走一次、正常速度走一次,相当于每分钟75米的走两次(都是迟到6分钟),平均速度相同,1/[(2/75)-(1/45)]=225,选D


 

例14:已知甲的速度为60米/分钟、乙的速度为40米/分钟,现甲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C点相遇;如果乙提前1分钟出发,则在D点相遇;已知C、D两点到中点的距离相同,求AB的路程?

A.60米     B.90米    C.120米    D.240米

析:两次过程叠加,则甲乙合走了两个全程、刚好在中点相遇,相当于甲乙各走一个全程,甲少用1分钟,所以全程=1/[(1/40)-(1/60)]=120米,选C

最后一步也可以根据(s/40)-(s/60)=1,s=120米。


例15:已知甲车速度为每小时90千米,乙车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径C地时乙车比甲车早到10分钟;第二天甲乙分别从B,A两地出发同时返回原来出发地,在途径C地时甲车比乙车早到1个半小时,那么AB距离是多少?

A.180    B.240    C.270    D.360

析:甲走AC比乙走BC多用10分钟,甲走BC比乙走AC少用90分钟,两次叠加,相当于甲走全程比乙少用80分钟。(90-10)/[(1/1)-(1/1.5)]=240千米,选B


分享:
相关内容
  • 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
        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学习北方民族服饰,推行“胡服”、教练“骑射”。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丝绸之路,增强与西域各民族联系。北魏孝文帝推行政治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制度,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各民族团结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长征路上刘伯承和彝族头领小叶丹结盟,红军得以顺利通
  • 机关单位公章管理制度
    为加强本单位公章管理,规范用印行为,特制定本制度。一、印章保存管理(一)、单位行政章由办公室内勤人员保管(二)、单位财务专用章及人事专用章由相关股室负责人保管二、公章使用管理流程(一)、单位日常事务需使用公章的,均须先填写《公章使用登记表》,按单位公章管理流程正常使用。(二)、由单位名义签发的文件、文书,包括各类通知、通报、报告、证明、决
  • XX市XXXX管理所2022年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为建设“和谐灌区、美丽灌区、生态灌区、现代灌区”,全面提升我所人居环境面貌,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满足干部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论述,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标本兼治、长效管理”原则,通过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的方
  • 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
    党的二十大于 10 月 16 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报告,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让我们一起学习、梳理!大会主题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房屋租赁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甲乙双方就下列房屋的租赁达成如下协议:
  • 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感言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聆听习总书记的报告,我倍感振奋,这是建党百年后的首次盛会,也是在中国大地上消灭绝对贫困后继续擘画未来的发展宏图。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画卷。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
  • 《党课开讲啦》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观后感
        本次《党课开讲啦》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主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足迹,领会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伟力,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鼓舞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通过“六个感悟”,讲述中国外交故事,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推动建设多极世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胸怀天下,命运与共
相关推荐
  • XX市XXXX管理所2022年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为建设“和谐灌区、美丽灌区、生态灌区、现代灌区”,全面提升我所人居环境面貌,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满足干部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论述,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标本兼治、长效管理”原则,通过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的方
  •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知识
    1、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 同呼吸 )、( 共命运 )、( 心连心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2、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3、三严三实: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
  • 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十九大召开之后,我们通过观看十九大电视现场直播、专家授课、代表精讲、领导上党课、支部讨论学习、县委党校集中轮训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十九大精神的相关内容,现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和工作实际小结几点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深刻领会了十九大精神及其重要思想。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目的就是要在工
  • 排列组合之分块涂色问题
    将3种作物全部种植在如图所示的5块试验田里,每块种植一种作物,且相邻的试验田不能种同一种作物。则有多少种种植方法?A.42B.48C.56D.81析: 三种作物全部都要用上,A有3种选择,B有两种,C有两种,D有两种,E有两种,共3*2^4=48种,里面包含了XYXYX这种只用到了两种作物的六种情况(C3 2*C2 1),所以要减去这六种情况,总共48-6=42种,选A用5种不同颜色为图中ABCDE五个部分染色,相邻
  • 水文工程管理站考核办法
    一 、总的要求  1、 加强对水库枢纽工程的管理。 2、 按局所防汛抗旱工作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3、 完成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二 、日常管理  1、加强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按排班表上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原则上不得代班,有事必须请假,并办理必要的手续。违反者扣0.5分/次。2、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非汛期安排有人值守,并及时上报雨水情, 办理
  • XX县XX所XX站防溺水实施方案
    根据省、市、县、所主管部门部署要求,为有效防范溺水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本站制定如下防溺水实施方案。一、宣传劝导1、利用鸣放广播、手持式喇叭进行政策、法律宣传。2、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方式进行劝导。二、预防措施安排工作人员值班值守,增设警示牌安放在库岸重点区域,本站工作人员增加防溺水巡查频次,合理利用视频监控与语音示警系统,时刻观察库
  • 关于清理水库库尾河堤非法种植物汇报材料
    XXX水库库尾XXX村河堤段长期存在非法种植农作物现象,不仅影响河堤美观与河道行洪能力,而且造成水土流失,危害河堤安全。我单位曾屡次对此类违法行为进行劝阻,并在河堤两岸设立相关禁止种植农作物警示牌,但收效甚微,且非法种植范围有愈加扩散之势。为有效保护灌区水利工程,有力遏制非法种植农作物行为,局领导班子决定对XXX水库库尾非法种植行为开展清理整治行动。
热门内容
  • 做好 2022 年“三农”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 21 世纪以来第 19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据此,回答以下两题。1、文件指出,做好 2022 年“三农”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 )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A.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区域性返贫B.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
  •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
    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B.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成为大变局的新变量、催化剂C.在世界大变局中,中国成为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推动力量D.全球治理体系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全球治理越来越向着更加不公平不合理的方向发展答案:D
  • 2021年5月15日,(  “天问一号” )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南部预选着陆区
    2021年5月15日,(    )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A.“天舟一号”B.“天舟二号”C.“天问一号”D.“祝融号”答案:C
  • 音乐是什么?也许永远无法得出________的答案,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不可忽视的哲学分量
    音乐是什么?也许永远无法得出________的答案,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不可忽视的哲学分量。也许“做音乐”回应了人类比创造更________的需求:交流。声音向另一个人证明了我们的存在,转变成人际互动的形式,就是歌唱。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确切 深刻B.公认 普遍C.精确 基本D.公允 迫切答案:A
  • 行测考试:易错成语500例
    行测考试:易错成语500例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
赞助本站
【用于租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