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易混实词辨析

2021-10-13 14:51 3106 浏览

A


哀怜 爱怜 爱恋:“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


安置 安顿 安排:“安置”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


按语 暗语:“按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作的说明、提示或考证;“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


暗淡 黯淡:“暗淡”指光线昏暗,不明亮;(色彩)不鲜明;(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黯淡”多用于心理方面,如“心情黯淡”。


翱翔 遨游:“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遨游”指漫游,游历。



B


把持 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行为;“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颁布 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命令、指示等。


包含 饱含 包涵:“包含”仅指里边含有;“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包涵”是客套话,请人原谅。


包括 包罗:“包括”可指包含具体事物,又可指包含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包罗”指包括广大范围、众多事物,常说“包罗万象”。


保障 保证:“保障”指有效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劳动、科研成果等,使之不受侵犯和破坏;“保证”着重于用事实或行动担保做到。


报怨 抱怨:“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落别人不对,埋怨。


暴戾 暴力:“暴戾”是形容词,指粗暴乖张,残酷凶恶。“暴力”指强制的力量,武力;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


本质 实质:“本质”适用范围比“实质”广,“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它可构成“本质特点”等词组;“实质”指内在的实际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相对,一般指抽象事物。


崩裂 迸裂:“崩裂”指(物体)猛然分裂成若干部分;“迸裂”指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


变换 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更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事物。


辨别 鉴别:“辨别”侧重于把事物区分开;“鉴别”侧重于辨别真伪或好坏。


辩白 辩护 辩解:“辩白”侧重于“白”,指说明白事实,一般指在被误会或被指责的情况下进行分辩,使真相大白;“辩护”侧重于“护”,指用充足的理由为自己或他人申辩;“辩解”侧重于“解”,分辩解释,说明见解或言行是正确的或错误不是那么严重。


标致 标志:“标致”指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形容词。“标志”指表明特征的记号或事物,名词;表明某种特征,动词。


不合 不和:“不合”指不符合,不应该,合不来;“不和”指不和睦,不调和。


不力 不利:“不力”指不尽力,不得力;“不利”指没有好处,不顺利。


部署 布置:“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有原则地安排配置;“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做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


C


猜测 推测:“猜测”侧重于主观猜想;“推测”侧重于根据事理去推断。


采用 采取 采纳:“采用”重在“用”,采其可用的;“采取”重在“取”,从许多可用的事物中,选择最合适的,适用范围比其他两词广;“采纳”侧重于接受意见、建议等。


残败 惨败:二者所指对象不同。“残败”指残缺衰败,多用于物件;“惨败”指惨重失败,多用于事情。


残酷 惨苦:“残酷”指凶狠冷酷;“惨苦”指凄惨痛苦。


仓促 仓皇:“仓促”指时间匆促,行动忙乱;“仓皇”多指心里害怕,神色慌张,举止失措。


草拟 起草:“草拟”指粗略地拟出草案,多指各种计划、工程设计、论文提纲的拟订;“起草”多指方针政策、规章等文件的拟稿。


查看 察看:“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也指对犯错误的人的一种处分,把犯错误者留在组织或单位,考察他是否改正错误。


察访 查访:“察访”指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查访”指调查打听(案情等)。


铲除 根除:“铲除”的对象除抽象事物(如旧思想、旧意识)外,还可指具体事物;“根除”比“铲除”程度重,对象多是抽象的有害的事物。


猖狂 疯狂:“猖狂”指狂妄而放肆,常用于形容敌人的进攻、反扑等行动;“疯狂”除形容行动以外,还形容报复、咒骂、诬陷等。


尘世 尘事:“尘世”指佛教徒或道教徒所指的现实世界,跟他们所幻想的理想世界相对;“尘事”指世俗的事。


充斥 充满 充溢:“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的感情色彩,多为贬义词;“充满”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可指具体事物;“充溢”指充满,洋溢,多用于表情。


憧憬 向往:“憧憬”仅用于事物或境界较广大、时间较长远的对象;“向往”适用的事物或境界则不如“憧憬”所适用的广大和长远。


筹备 准备:“筹备”指筹划、考虑,比“准备”更加周到,更加全面,多指慎重而重大的事情;“准备”多指一般行动,预先安排计划。


筹划 计划:“筹划”指想办法,定计划,其对象多是新机构、新事业、新工程。“计划”指对某项工作或行动,根据目的要求和具体条件拟定具体内容或步骤。


踌躇 犹豫 迟疑:“踌躇”义项之一同“犹豫”,书面语;“犹豫”侧重于人的内心活动,拿不定主意;“迟疑”指没有主见,指行动迟缓,不果断。


出现 涌现:“出现”适用的范围比“涌现”广,它可以指人,如“运动员出现在赛场上”;也可以指抽象事物,如“出现好现象”。“涌现”指大量出现或突然出现,多指具体的、好的事物。


处事 处世:“处事”指处理事务;“处世”指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


处治 处置:“处治”指处分,惩治。“处置”表示处理;指发落,惩治。


淳厚 醇厚:“淳厚”指诚实朴素。“醇厚”指(气味、滋味)纯正浓厚;亦指淳朴厚道。


窜改 篡改: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窜改”指改动文件、成语、古书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贬义程度较轻;“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不限于文字,贬义程度深。


分享:
相关内容
  • 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
        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学习北方民族服饰,推行“胡服”、教练“骑射”。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丝绸之路,增强与西域各民族联系。北魏孝文帝推行政治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制度,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各民族团结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长征路上刘伯承和彝族头领小叶丹结盟,红军得以顺利通
  • 机关单位公章管理制度
    为加强本单位公章管理,规范用印行为,特制定本制度。一、印章保存管理(一)、单位行政章由办公室内勤人员保管(二)、单位财务专用章及人事专用章由相关股室负责人保管二、公章使用管理流程(一)、单位日常事务需使用公章的,均须先填写《公章使用登记表》,按单位公章管理流程正常使用。(二)、由单位名义签发的文件、文书,包括各类通知、通报、报告、证明、决
  • XX市XXXX管理所2022年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为建设“和谐灌区、美丽灌区、生态灌区、现代灌区”,全面提升我所人居环境面貌,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满足干部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论述,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标本兼治、长效管理”原则,通过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的方
  • 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
    党的二十大于 10 月 16 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报告,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让我们一起学习、梳理!大会主题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房屋租赁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甲乙双方就下列房屋的租赁达成如下协议:
  • 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感言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聆听习总书记的报告,我倍感振奋,这是建党百年后的首次盛会,也是在中国大地上消灭绝对贫困后继续擘画未来的发展宏图。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画卷。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
  • 《党课开讲啦》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观后感
        本次《党课开讲啦》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主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足迹,领会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伟力,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鼓舞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通过“六个感悟”,讲述中国外交故事,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推动建设多极世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胸怀天下,命运与共
相关推荐
  • 比赛问题专项
                    n人参赛              需要的比赛场次淘汰赛需要决出冠亚军                 n-1 (淘汰n-1个队伍就能决出冠亚军)淘汰赛需要决出前四名                 n单循环(任两人间打一场比赛)    C(n 2)双循环(分主客场)             
  • 乡村振兴主题党课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重“三农”、抓“三农”的领导实践与理论思考的结晶。他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指明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概括出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七个之路”,指明了走中国特
  • 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中央播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这部气势恢宏的专题片,生动、权威、全面地展示了全面深化改革三年多来的成效,我看得热血澎湃、备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胜利不会向我走来,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美国诗人穆尔的这句
  • xxx同志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xxx同志,现年32岁,男,汉族, 1999年参加工作,现在xxx单位上班。主要负责景区客运工作。xxx同志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在艰苦的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模范作用, 有较高的事业心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有甘于寂寞、甘于清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单位建设默默奉献着青春。    一、强化知识 积极上进    该同志能够勤奋学
  • “安静校园”倡议书
    引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XX学校是一所校风优良,师资雄厚,管理出色,人才辈出的名校。这里,教师们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学生们积极进取、勤奋学习蔚然成风,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正在校园形成,然而,每到下课
  • 关于“增减速”模型的原理分析
    例:一辆汽车从A地运货到B地,若该车的速度增加8千米/小时,可以提前1小时到达B地,若该车的速度减少12千米/小时,到达B地的时间将延迟3小时,则A地与B地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       A.120     B.150     C.160     D.180析:先分析原理;假设原来的时间为t小时;速度增加8以后,依然走t小时,就会多走8t 的路程,实际只刚好走了一个
  • 做好六篇文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传达学习贯彻党代会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党代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更加高昂的斗志和更加扎实的作风,深入做好“六篇文章”,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一、突出政治引领,做好机制文章。始终坚持“摘帽不松劲、脱贫再加油”的指导思想,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
热门内容
  • 做好 2022 年“三农”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 21 世纪以来第 19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据此,回答以下两题。1、文件指出,做好 2022 年“三农”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 )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A.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区域性返贫B.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
  •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
    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B.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成为大变局的新变量、催化剂C.在世界大变局中,中国成为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推动力量D.全球治理体系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全球治理越来越向着更加不公平不合理的方向发展答案:D
  • 行测考试:易错成语500例
    行测考试:易错成语500例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
  • 2021年5月15日,(  “天问一号” )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南部预选着陆区
    2021年5月15日,(    )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A.“天舟一号”B.“天舟二号”C.“天问一号”D.“祝融号”答案:C
  • 音乐是什么?也许永远无法得出________的答案,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不可忽视的哲学分量
    音乐是什么?也许永远无法得出________的答案,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不可忽视的哲学分量。也许“做音乐”回应了人类比创造更________的需求:交流。声音向另一个人证明了我们的存在,转变成人际互动的形式,就是歌唱。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确切 深刻B.公认 普遍C.精确 基本D.公允 迫切答案:A
赞助本站
【用于租赁空间】
  • 点击查看
  • 手机网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