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学习北方民族服饰,推行“胡服”、教练“骑射”。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丝绸之路,增强与西域各民族联系。北魏孝文帝推行政治改革,学习汉族先进
文化制度,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各民族团结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长征路上刘伯承和彝族头领小叶丹结盟,红军得以顺利通过凉山彝族聚居区。抗日战争期间,面临亡国灭种生死存亡的危机,我们党团结各民族人民抵御外敌,出现大量民族英雄人物和群体,如闻名遐迩的马本斋与回民支队。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增进民族团结,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力量,是反对分裂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我们必须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